三苏是指哪三个人 三人关系匪浅
我国是一个文化悠久的国家,在文化的潮流中三苏是比较出名的人物,他们都是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。那你知道三苏是哪三个人呢?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?其实三苏就是苏洵、苏轼和苏辙。那下面就带着大家去了解了解关于三苏的事情吧。
一、当头炮苏洵:沿河十八打,将军拉下马。
首先要谈的是三苏里面的老苏,苏洵。
苏洵的风格颇似象棋里的当头炮。
“起炮在中宫,观棋气势雄。”
而且苏洵还是地地道道的老炮儿。
“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,弊在赂秦。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。
或曰:六国互丧,率赂秦耶?
曰:不赂者以赂者丧,盖失强援,不能独完。
故曰:弊在赂秦也。 ”
一千多年过去了,他的六国论读起来,依然汪洋雄肆,风头和苏秦张仪等纵横家比起来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《大秦帝国之纵横》秦惠文王和张仪剧照
苏洵炮口的第一个对象,是文学上和他齐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,比他小十二岁的王安石。
王安石当时不光文学才华崭露头角,而且他的政治才华,也在逐渐成熟之中,未来名动天下的王安石变法,使他和商鞅、张居正、雍正等人以变法家的面目相提并论。
当时,王安石踌躇满志,不料被苏洵盯上,一阵炮雨,王安石被砸得晕头转向。
平心而论,王安石是不修边幅,放在今天是为了搞艺术而被迫活成了非主流。
但是古往今来,不修边幅的人实在不少,尤其是文人。
但是苏洵很不客气的给王安石四个字评价“囚首丧面”,还专门发表了一篇微头条《辨奸论》,且终生置顶,使得王安石 的名誉权受到了永远的伤害。
苏洵炮轰王安石,是这位大学者为数不多的,引人争议的著名事件。
而同样是反对王安石闻名世界的司马光,则明显比老苏要有风度的多。
常言道:沿河十八打,将军拉下马。
苏洵则是活生生将宰相王安石拉下了马。
94版电视剧《苏东坡》王安石剧照
二、屏风马苏辙。
其次,再谈苏辙。
苏辙的风格和老爹迥然不同。
苏辙性格沉稳,非常稳健,使人情不自禁和象棋里的屏风马联系起来。
况且“鸳鸯马内顾保塞”,苏辙一辈子都在保护他的兄长“月光族”苏轼。
如果没有苏辙的接济,苏东坡想活得那么潇洒,是不大可能的。
苏辙就是苏东坡的提款机,一旦急用钱的时候,苏辙立马转账,而且还是秒到账那种。
平心而论,苏辙的才华在三苏里面应该是最弱的一位。
子由之文实胜仆,而世俗不知,乃以为不如。
其人深,不愿人知之。
其文如其为人,故汪洋澹泊,有一唱三叹之声,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。
虽然苏轼曾经多次表示,苏辙的才华还在他之上,只是一般人欣赏不了而已。
但是我们依然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。
94版《苏东坡》苏轼和苏辙剧照
苏辙的名气是蹭哥哥苏轼的流量而来的。
苏东坡一辈子以“子由”开篇、命名的就有六十多篇。
而且更令人抓狂的是,但凡苏轼文中有“子由”的,几乎都是精品名篇。
如典型案例《水调歌头》:
丙辰中秋欢饮达旦,大醉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、今夕是何年?
我欲乘风归去,惟恐琼楼玉宇,
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
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
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
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
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蝉娟。
《和子由渑池怀旧》:人生到处知何似?应似飞鸿踏雪泥。
另外除了这些之外,还有一首最著名的诗歌,我们留在下面苏轼的篇幅再说。
苏辙其实是有才华的,不愧是和哥哥一起中过进士,一起通过特考的牛人。
他亦有代表作《黄州快哉亭记》等文章流传。
苏辙除了写文章,处理公事以外,那就是闷头生孩子。
苏辙一口气生了七个女儿,三个儿子。
这一度让某些方面能力超强的康熙爷都感到汗颜,并表示压力山大,如果要让苏辙有他那样的后宫,苏辙有生之年,打造一个皇子加强营还是没问题的。
陈道明版《康熙王朝》康熙和孝庄太后剧照
正因为苏辙有了这么多的子女,家庭负担也是很重的,所以苏轼最后终于没有下定决心去拖累他。
兄弟二人没有实现“诗雨对床”的约定。
三、飞相局苏轼
苏轼必须压轴。
因为苏东坡一生实在是太有趣,太可爱了,而且他才华横溢,多才多能,就像飞相局一般堂堂正正又复杂多变,是典型的“功夫棋”代表。
苏轼中了进士后,第一任是签书凤翔府判官。
苏轼在凤翔干政法委书记的时候,就干了一件著名的缺德事。
苏轼刚开始和前任太守相处的很愉快,因为前任太守一直都给苏轼双击66,但是后任陈太守来了之后,全部都是差评。
就连苏轼最引以为傲的公文方面,陈太守都要修改的面目全非,发回让他修改重写。
要知道苏轼当年可是通过皇帝老儿特试的“预备宰相”,皇帝都说好,这陈老头非说不好。
这陈太守有时候实在挑不出苏轼的公文毛病,但是他还真的是“诲人不倦”:子瞻,你这字写得实在太肥了,像男人有啤酒肚一样,难看死了。你再压一压,这样造,多浪费纸啊!”
苏轼直接吐出两口老血,据说他的顽疾痔疮就是这个时候落下的。
小心眼的苏轼时刻想着“报销”老领导。
报仇的机会说来就来。
94版《苏东坡》陈太守剧照
也不知道这行伍出身的陈太守怎么一时“鬼迷心窍”,可能是受了苏东坡的影响,居然盖了一坐平台想赏花赏月赏秋香,而且直接点名让苏轼写一篇文章来助助雅兴。
苏轼狡黠的望了陈太守一眼,忙不迭的连连点头,一口应下。
苏轼连草稿都没打,一篇《凌虚台记》就诞生了。
他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:臭老头,你也要附庸风雅?先前和将来我都比你雅得多了!”
但是陈太守这一次居然一字没改,还让人刻在了碑石上。
后来每次苏轼读到这篇文章,总有种被人打脸的感觉。
苏轼一生最大的挫折是“乌台诗案”,为此险些小命不保。
这时候苏轼骨子里是天生的奥斯卡影帝的本质暴露无遗。
他通过写给弟弟子由的一首绝命诗,而且神奇的成功传到皇帝的手中。
狱中寄子由二首(其一)
圣主如天万物春,小臣愚暗自亡身。
百年未满先偿债,十口无归更累人。
是处青山可埋骨,他年夜雨独伤神。
与君世世为兄弟,更结来生未了因。
据说皇帝看后,嚎啕大哭,终究被苏轼“将了一军”。
此后苏轼成功躲过杀身之祸。
94版《苏东坡》苏轼剧照
但是苏轼出狱后,依然我行我素,父亲是老炮儿,他天生就是小钢炮,逮谁怼谁,终究被小人抓住小辫子,一直被贬到海南岛。
尤其令人“气愤”的是,他一路被贬,但凡欣赏他、接济他、照顾他的太守也好,县令也罢,多数都被处分,丢了官职。
但是这些人却没有一个后悔的。
苏轼流传下来的诗文很多,但是有一首最“狠毒”的小诗,让我们好好的品味下:
《洗儿戏作》
人皆养子望聪明,我被聪明误一生。
惟愿孩儿愚且鲁,无灾无难到公卿。
表面上看,“公卿”在当时有“丈夫”的意思。也就是一个慈祥的父亲,寄托了对儿子一生平平安安的殷殷希望之情而已。
但是越看越觉得不对,毕竟也有像我们这样,念过小学三年级的人,知道这个公卿一般都是指三公九卿才对!
那么这其中的含义就不难理解了!
94版《苏东坡》王朝云剧照
你说你苏东坡和比你小二十五岁的绝色佳人王朝云,生个宝宝偷偷炫耀炫耀也就罢了,
何苦要棍扫一大片,让许多公卿们背锅呢。
苏轼就这么可爱,随随便便一首诗,在他老人家的笔下,枪里夹棒,如杨过的黯然销魂掌一般,让人防不胜防,怎么不遭人恨呢!
如果放在今天,说他是毒舌,一点都不为过。
但是苏轼就这么另类的活着。
他就像关汉卿《一枝花.不伏老》里所说的那样:“我是个蒸不熟、煮不烂、捶不扁、炒不爆,响当当一粒铜豌豆”。
于是他就靠着他的真性情,凭着他的盖世才华,不光把他自己,捎带把他的父亲和弟弟也永远定格在了“传奇”的字眼上。
文:一袭梨花(读史专栏作者)
读过《三字经》的人一定会记得有这样一句话:苏老泉,二十七,始发愤,读书籍。
这里的苏老泉,指的是苏洵。这句话的意思,是说苏洵二十七才开始发愤读书,终大器晚成的道理。
那二十七岁之前苏洵在做什么?
苏洵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,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更是妇孺皆知,名扬海内外,据说连遥远的辽国也有很多人是苏轼的粉丝。父子三人合称“三苏”,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。
说来苏洵也是官宦之后,苏家的祖宗苏味道在唐朝是一代名臣,可是五代时为避战乱,苏家的一支来到四川眉山,到了苏洵的父亲——苏序那一代时,已经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家了。
苏序有三个儿子,分别是苏澹、苏涣、苏洵。对于大儿子苏澹和二儿子苏涣,苏序寄予厚望,都送他们去读书,希冀他们考取功名,光宗耀祖。
不过造化弄人,大儿子苏澹在进士考试中屡屡碰壁,精神的打击加上长期用功学习累坏了身体,竟英年早逝,病逝于京城。
二儿子苏涣运气好一点,最终考上了进士,最后做了个小官。
有两个哥哥做榜样,按理说苏洵也是个读书上进的好学生,但是他偏偏不一样。他沉溺于游山玩水,终日嬉玩,对学习不感兴趣。尽管他也去参加科举考试,没成功过,但对结果从来不在乎。
转眼间到了成婚的年纪了,苏洵娶了邻居程仁霸的孙女。程家虽然和苏家为邻,但程家是书香世家、富贵人家,程家小姐在这样的家庭长大,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,不仅知书达理,而且温良贤淑,据说连远在成都的富家帅哥都纷纷来托媒,想娶她为妻。
程家小姐嫁入苏家之后,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。她孝顺公婆,特别是婆婆史氏脾气不好,她也能妥善处理好婆媳关系;她支持丈夫,虽然她也知道苏洵不思上进,但也从不多嘴,只默默做好一个妻子的责任。
她嫁入苏家时,带来了十车的嫁妆和一个祖传的玉佩,但苏洵婚后依然游山玩水,而且遇到贫乏困顿之人总是慷慨解囊,所以纵使是十车嫁妆也很快坐吃山空。
当地很多人都觉得程氏小姐作为富家千金,怎么嫁给了苏洵这样没用的人,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。娘家人也对苏洵渐感不满,程夫人的父亲和兄弟都对苏洵颇有微词。
不过程氏很坚持。但是打击很快就降临了。
苏洵和程氏婚后,先是生了一女一男,不料竟双双夭折。一对儿女的逝去给程氏带来了巨大悲痛。苏洵也受到了刺激,儿女的遭遇使他认识到人生短暂而脆弱,有一天早上,他对夫人说,我现在二十七了,打算定下心做学问了。不过家里的生计没有着落,该怎么办?
程氏听到这话,留下了眼泪。自己的丈夫终于浪子回头了,终于认识到读书的必要性。她等这一天等太久了。她马上对苏轼说,你尽管去读书考取功名,家里的生计和其他大小事情我来处理。
程氏作为一个女子,她为什么这么自信能承担起家里的生活来源?
有人说她作为富贵人家的女儿,可以向娘家寻求支持。不过作为一个懂分寸的女子,程氏觉得万万不可这么做。因为她觉得如果寻求自己娘家人的物质支持,周围人岂不是觉得苏洵是个吃软饭的人,这样夫君的颜面何存?
除此之外,还有什么办法呢?
话说苏洵那天信誓旦旦表示要从此好好学习,不过本性难改,一转眼他就忘得一干二净,又出去游山玩水了。等他回到家,听到仆人们在窃窃私语,说夫人已经将值钱的陪嫁财物典卖了。
苏洵大惊,赶快找到夫人,发现她穿着一身朴素的衣服,已经不像以前那个穿得似千金小姐的模样了。
苏洵问,夫人你这是闹哪般?
程氏说,我答应你承担起家里的生计问题,好让你安心读书,所以只能变卖陪嫁物品了。
苏洵非常惭愧,也很感动。
后来程氏把变卖嫁妆得来的资金做起了布帛织物的生意,几年时间就把苏家从一个拮据之家发展成为一个富裕之家。
程氏不仅生财有道,持家有方,而且善于教育儿女。
在前面一对儿女夭折后,程氏又为苏洵生下了两子两女。这两个儿子,就是中国历史上光芒万丈的苏轼和苏辙,特别是苏轼,是后世百代之楷模,其文学成就和精神情怀,至今仍在滋养着中国人。
程氏本就长于书香世家,有了儿女后,依然读书不逮,以身作则教育儿女。有一次,程氏在看书看到东汉时期范滂的故事时,为范滂清廉正直、嫉恶如仇的高尚人格所感动,连连感慨。站在母亲身旁的小苏轼见状立即说:母亲,我长大后要做个像范滂这样的人,您允许我这样吗?
程氏看到苏轼有这样的见解和志向,对苏轼说:孩子,您如果想做范滂一样的人,难度我不能做像范滂的母亲那样的人吗?
苏轼从小就比较聪明好学,长期以往,他竟有些自负起来。有一次,他在自己的房间贴了一副对联:“识遍天下字,读尽人间书”,程氏看到这副对联后批评了苏轼,苏轼被母亲批评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,于是将对联改成:“发愤识遍天下字,立志读尽人间书”。这个故事一时传为美谈。
公元1057年的这一年十月,程氏病逝。离世之时,丈夫和两个儿子都在京城汴京。两个月前,也就是这一年的八月,苏轼和苏辙在京城科考中一举高中,进士及第。很可惜,母亲程氏没有能看到两个儿子荣耀归来的样子。
程氏和苏洵一共育有三女三子,其中有两女一子半路夭折,另一个女儿苏八娘也在十七岁时早逝,这四个子女都先程氏而去,程式尝尽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苦,而在她离世之际,丈夫和仅剩的两个儿子也不在身边。
得知程氏去世的消息后,三苏父子匆匆返回四川。苏洵作《祭亡妻程氏文》、《老翁井铭》哀悼之。
苏洵能够功成名就,乃至两个儿子苏轼、苏辙成为人中翘楚,以及苏家在避乱蜀中后能名扬四海,程氏夫人功不可没。
司马光为程氏撰写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段话评价她,可以作为对她最终的总结:“贫不以污其夫之名,富不以为其子之累;知力学,可以显其门,而直道,可以荣于世,勉夫教子,不愧为古代一贤母。”
(一组三苏纪念馆图片)
苏东坡是四川眉山人,这是妇孺皆知、毋庸置疑的事实。苏东坡是眉山人的骄傲,“三苏文化”是眉山着力打造的城市名片。
但是关于苏东坡在眉山具体的出生地点,却有多种说法:
最普遍的说法是苏东坡出生在眉山城里的纱縠行,即从元朝就已经开始建立,历代都在修缮的三苏祠;
第二种说法是苏东坡出生在眉山纱线街;
第三种说法是“三苏”都出生在距眉山城西七十里的拨股祠,那里“形如飞凤,秀气独钟”,民国年间的《眉山县志》认为“三苏”都出生于拨股祠,后来才迁到眉山纱縠行。
苏东坡究竟生于眉山何地?“三苏”籍贯到底在何方?
按理说,苏东坡在眉山具体的出生地无关紧要,不值一提。但由于事关苏东坡的少年时代经历,也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,有人甚至认为他的少年时代直接决定了他后来跌宕起伏的人生。这就让我们不能不认真面对,再次严肃地去探讨这些疑问。
(一)耕读传家的眉山“搢绅”
其实,解铃还须系铃人,问题的答案就在“三苏”本身。
“三苏”在各自的文章中都为自己打下了标记:眉山苏洵、眉山苏轼、眉山苏辙。“三苏”籍贯无可争辩,就在眉山。
然而“三苏”对自己出生于眉山的具体地址却并没有交代,而且布下了“烟雾弹”。例如,苏东坡在《跋李伯时卜居图》中云:“余本田家,少有志丘壑,虽为搢绅,奉养犹农夫”(见《东坡题跋》卷五)。苏辙在其晚年所写的《葺东斋》诗中也曾言:“我生山溪间,弱冠衡茅住。生来乏华屋,所至辄成趣。”。而且“三苏”在很多诗文中都说自己“在乡里”“乡闾”“乡间”,苏辙在《自写真赞》诗甚至说自己“心是道士,身是农夫”。种种记叙都在强调他们的农民身份,这似乎在表明他们都出生在眉山农村。
“三苏”长期在外游宦,他们在诗文中称眉山为“乡里”“乡闾”“乡间”,是很自然的事。而苏东坡在题跋中说自己出生田家,重点却在表明“搢绅”身份,说白了“搢绅”就是地主阶层。
古人男子20岁称弱冠,而苏辙19岁就中了进士,他哪里还住在什么茅草房里啊?可见这些都不过是自谦的说法。
苏辙倒是在《堂成》诗中说得直白:“三世读书,粗免躬耕”。“三苏”是耕读传家的地主阶层,他们住在眉山城里,在乡下有土地、房产,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。
《红楼梦》中的贾家就是例子,贾家广占良田,靠地租过着奢华的日子。大观园里有稻香村,那公子哥贾宝玉还偶尔展现点农民打扮以示清高。可见“渔樵耕读”形象在古代文人看来是非常骄傲、时髦的事情,这与现代人轻视农村的理解截然不同。
(二)眉山城儿时的传奇经历
苏轼、苏辙自熙宁二年(1069)离开四川,以后就再也没有回过故乡。他们在很多回忆自己少年时代的诗文中,展现了他们在眉山城家中的生活情景,诗书传家,其乐融融。兄弟二人一起读书、游玩,一起度过少年时代的美好时光。他们也给这座城市留下了永恒不灭的青春记忆。
留给后人最大疑问的还是苏东坡在《记先夫人不发宿藏》一文中的记述:“昔吾先君夫人僦居于眉,为纱縠行。”
“僦居”就是租房。于是就此有人推理:既然是租房,眉城纱縠行肯定不是苏家故居。其实,东坡先生这句话是在表述母亲在眉州城内租赁房舍,做纱縠买卖这门生意。这又怎么能证明苏家在眉州城内没有住房呢?
据司马光为东坡母亲所作的《程夫人墓志铭》载:“夫人姓程氏,眉山人,大理寺丞文应之女。……即罄(用尽)出服玩鬻(卖)之以治生,不数年遂为富家。府君由是得专志于学,卒成大儒。”
古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,程夫人自力更生,帮助夫君成才,事迹令人感动。但说“苏氏极贫”就有点夸张了。苏家如果没有财力,怎么能够资助无所事事的苏洵,从少年时代开始就四处游历,到二十七岁才发奋读书,而且继续去实现他“行万里路,读万卷书”的梦想呢?
苏东坡《记先夫人不发宿藏》故事的结局是“夫人之侄之问闻之,欲发焉。会吾迁居,之问遂僦此宅。掘丈余,不见瓮所在。”可见苏东坡一家做生意发达后又迁居了,程夫人的侄儿程之问仍然继续租借这座纱縠行房子做生意,还有意去发掘夫人不肯占为己有的“宝藏”,结果却一无所获。
“三苏”世代居住、生活在眉山城,他们都出生在眉山城也就是合情合理、顺理成章的事情。在苏东坡请求文学家曾巩为自己的爷爷苏序写的墓志铭中,就记载了苏序在北宋初年王小波、李顺起义时,全力守卫眉山城的事件,期间苏序还从容不迫地处理了自己父亲的葬礼。
苏辙在《龙川略志?卷一》中说:“余幼居乡闾,从子瞻读书天庆观。”
天庆观是北宋著名道士张易简所驻道观,具体在眉山何处,已无记载。有人考证说天庆观亦名天庆宫,位于丹棱县北龙鹄山。
?此地离眉山城八十余里,苏轼、苏辙小小年纪就奔波到那么远去读书似无可能。对此《东坡志林》也有记载:“吾八岁入小学,以道士张易简为师。童子几百人,师独称吾与陈太初者。太初,眉山市井人子也。”
很显然,天庆观就位于眉山城附近。而且同学陈太初就是眉山城街巷里的孩子。陈太初也是北宋著名道士,晚年的苏东坡相信自己的这位同学已经羽化升天,成了神仙。他后悔自己没有像同学陈太初那样坚持修道,以至于到老还在饱受尘世煎熬。
(三)“拨股祠”引发的误会
实际上,关于“三苏”都出生于拨股祠,后来才迁居到眉山纱縠行的说法,是清代时期少数文人根据传说得来的发明,之前这个说法没人认可,更没有文献记载。
清代《眉州州志》记载:“三苏父子皆生于拨股祠,后迁于纱縠行。”清人刘鸿典有记云:“眉城纱縠行有三苏祠,旧相传为三苏故宅,而州西七十里有拨股祠,亦相传为三苏故宅。说者谓三苏父子皆生于拨股祠,既乃迁于纱縠行,理合然也。……查元明以来,此地即有三苏祠,而今所谓场者,嘉庆二十年(1815)始兴,因三苏祠故得名。至拨股之说,或云拨一股族人,或云拨一股祀产,姑存待考。” (见民国十二年的《眉山县志》卷五)很显然,清代州志和清人笔记都只是推测,不足为凭。
据说,这所谓苏家的乡间私第位于眉山城西七十里一个名叫拨股祠的地方。
拨股祠,亦称拨股庙,位于今东坡区三苏乡三苏场(光绪版《丹棱县志》卷二亦名为“东坡场”),距眉山县城70多里,距丹棱县城仅有10来里。
据地方传言,苏家最初定居于眉山之修文,后可能由于家族繁衍生息,其中一支便从家族田地中划拨一股地方,迁徙定居到了今之三苏场,这一支族人为纪念这一重大事故,故立祠名拨股以志纪念。
“元明以来,此地即有三苏祠”,也有可能是“三苏”后人为纪念他们的祖先而修建的。
但毕竟这传说来自民间 ,有点草率。于是有人就到苏东坡及其弟苏辙的诗文以及宋人的笔记中去引证。他们在苏东坡的诗作《罢徐州往南京,马上走笔寄子由》组诗五首中发现了石佛山,而且考证出这石佛山就在拨股祠附近。
据《眉山县志》(民国版卷一):“石佛山,治西,山半有石佛像。东坡寄子由诗:‘卜田向何许,石佛山南路。’指此。”据此他们更加坚定了“三苏”都出生于拨股祠的观念。实际上“三苏”根本就没有在这石佛山下居住,这是错误理解这首东坡寄子由诗引来的大误会。(关于苏东坡《罢徐州往南京,马上走笔寄子由》组诗,笔者还有专文论述)。须知这是张冠李戴,此“石佛山”非彼“石佛山”也!
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清代以来主张“三苏”都出生于拨股祠的人们,还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史实:拨股祠所在的三苏乡从隋开皇十二年(592)丹棱建县起,经唐、宋、元、明,到清代止,一千多年来,这三苏乡都属于丹棱县管辖。直到清康熙六年(1667),眉州知府赵蕙芽以“眉州地狭事繁难任徭役为词”,才将丹棱原东馆、蟠鳌二镇(拨股祠所在的三苏乡在内)所辖地域划归眉州(今眉山市东坡区)管辖。
怪哉,考证来考证去,这“三苏”根本就不是眉山人,成了丹棱县人!
况且“三苏”如果真的诞生在这个叫拨股祠的地方,他们绝对不可能刻意去隐瞒这个事实。
有人辩解说古人称籍贯大都有举州(郡)不举县的习惯。而事实是三苏在大量的诗文中所写并非如此。
?苏辙在《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》中说苏东坡“世家眉山”,苏东坡在《亡妻王氏墓志铭》中说王弗为“眉之青神人”,《乳母任氏墓志铭》说任氏为“眉之眉山人”。同为眉山人,县份籍贯分得很清楚。因此这种“举州(郡)不举县”的说法不能成立。如此看来,所谓“三苏”都出生于拨股祠,然后才迁到眉山纱縠行,这种错误言论可以休矣!
在中国古代文坛,有这么一些文坛巨匠,他们的文章影响着千年后世之人,如今读起来,依旧让人感觉到受益良多。而在这些文坛巨匠里,通过仔细观察,会发现这样一层有趣的关系,他们之中有师生之情、有父子之情、有同僚之情。今天就给大家聊一聊唐宋八大家里的父子之情“三苏”。
提起“三苏”,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,他们分别是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。其中苏洵是苏轼、苏辙的父亲。苏轼的家庭是个典型的耕读之家,家里面有着丰富的藏书,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大家,苏轼的前面还有一个哥哥三个姐姐,怎奈世事无常,哥哥姐姐均是不幸夭折去世了,为此家里只有苏轼、苏辙两兄弟。
苏洵生于公元1009年,他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,年少之时,不喜欢读书。苏洵之上有两个哥哥,在苏洵未成年之时,这两个哥哥就考取了进士,荣登了金榜题名。苏洵的父亲叫苏序,在常人看来,苏序培养了两个进士儿子,但却对小儿子苏洵不闻不问。
有一次,有人询问苏序,您培养了两个进士儿子,为何对苏洵不管不问?苏序一听,微微一笑,并没有回答。因为苏序知道苏洵的个性,这个儿子不喜欢死记硬背,而喜欢游山玩水、陶冶情操。苏洵很幸运,他有一个理解自己的老父亲,之后苏洵成了家,夫人程氏大家闺秀知书达理,对丈夫的志向也很理解。
苏洵27岁时,因为母亲去世,所以他猛然惊醒,开始发奋读书。首先苏洵找出了自己之前创作的几百篇文章,仔细阅读之后,随即将这些文章全部烧毁,之后潜心拜读古代圣贤的书籍。苏洵一生仕途坎坷,多次参加科举考试,均是名落孙山。公元1047年,37岁的苏洵最后一次参加科举考试,怎奈又一次失败,最后他放弃了科举,转而随心所欲的读书。到了46岁时,苏洵名声大噪,成为了天下学子崇拜的偶像,其文章也成为了学子效仿学习的典范。
在对待苏轼、苏辙两个儿子的教学方面,苏洵也是尽心尽力,因材施教。苏轼、苏辙自小就好玩,父亲为了勉励儿子读书,常常与他们玩捉迷藏。苏洵拿着书坐在椅子上观看,当看到苏轼、苏辙两兄弟到来之前,便马上将书藏起来。儿子一看到父亲的动作,便十分好奇,随后等父亲离开之后,就偷偷地去找那本书来看。时间一长,苏轼、苏辙两兄弟便养成了喜欢读书的习惯。可以说苏轼、苏辙的成功,离不开父亲的教育。
在苏洵的《名二子说》中,苏洵解释了儿子苏轼、苏辙名字的来由,轼,指的是古代车子的把手,意为告诫苏轼,要懂得谦虚谨慎、做人低调;辙,指的是车子走过的道路,意为告诫苏辙,做人要沉稳、识大局观。若干年后,苏轼成为了文坛宗师,苏辙成为了朝廷副宰相。